-
中药名称:
- 龙涎香
-
用药部位:
- 根茎类
-
别 名:
- 龙漦、龙腹香、抹香鲸、真甲鲸、巨头鲸。
-
归 经:
- 心经
-
功效类别:
- 利水渗湿药
-
药 性:
- 热
-
药 味:
- 辛
-
炮 制:
- 即收集其肠中分泌物(龙涎香),经干燥后即成蜡状的硬块。
-
来 源:
- 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异物如乌贼口器和其他食物残渣等刺激肠道而成的分泌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etercatodonLinnaeus[P。Macrocephalus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杀后,收集肠内分泌物,经干燥后即成蜡状的硬块。刚从动物体内取出时有恶臭,但到一定时间却了出一种特殊的土香气。其肠中分泌物也能排出体外,漂浮于海面,可从海面上捞取。
-
功效主治:
- 化痰平喘;行气散结;利水通淋。主喘咳气逆;胸闷气结;症瘕积聚;心腹疼痛;神昏;淋证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气逆,气结癥积,心腹疼痛,淋病。①范咸《台湾府志》:止心痛,助精气。②《纲目拾遗》: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癥结,消气结,逐劳虫。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③《药材学》:治咳喘气逆,神昏气闷,心腹诸痛。开窍化痰,活血利气。主治神昏气闷,心腹诸痛,消散症结,咳喘气逆。[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龙涎香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黑棕色,常附着白色点状或片状斑。体轻,不透明,似蜡,手触之有油腻感,易破碎。断面有颜色深浅相间的不规则的弧形层纹和白色点状或片状班。少数呈灰褐色的可见黑鱼嘴样角物质嵌于其中遇热软化,加温熔融成黑色粘性油膏状,微具特列的香气,微腥,味带甘酸。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粉末流水作业事氯醛装片观察,部分样品溶解为类圆形黄色体,直径0.3-0.9μm。余为不规则红色块状物。粉末水装片观察,具黑色的不规则块状物,并可见不规则多角形透明体,粒径0.7-16μm。
- 【主要成分】
- 抹香鲸的分泌物约含25%的龙涎香醇(ambrein)以及二氢-γ-紫罗壮酮(dihydro-γ-ionone),α-龙涎香八氢萘醇(α-ambrinol)龙涎香醛(ambra-aldehyde),8,13-环氧-14,15,16-三去甲半日花烷-13-醇(8,13-epoxy-14,15,16trinorlabdan-13-ol)8,13-环氧-12,-13-二去氢-14,15,16-三去甲半日花烷(8,13-epoxy-12,13-dedehydro-14,15,16-trinorlabdane)等。还含粪甾醇(coprosterol),表粪甾醇(epicopro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和钙镁、磷、铜、镓、锌、铝、锰、锶、铌、铬、镧、镍、钛、钨等。
- 【药理作用】
- 与麝香相似,小量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表现抑制;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对整体动物则引起血压下降。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0.3-1g。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