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海桐皮
-
用药部位:
- 皮类
-
别 名:
- 鹊不踏、虎阳刺、鸟不宿、通刺、黄龙苞、刺龙柏、刺树椿
-
归 经:
- 肝经
-
功效类别:
- 祛风湿强筋骨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
来 源:
- 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刺桐的干燥树皮。均为野生。
-
功效主治:
-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风湿痹病、痢疾、牙痛、疥癣。[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疥疮
癔症
癣
痢疾
牙痛
海桐皮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 【性状鉴别】
- 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 【主要成分】
- 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油含饱和有机酸36.7%与不饱和有机酸(油酸、亚油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
- 【用法用量】
- 6~12g,或浸酒。外用:煎汤洗或研磨调敷。
- 【注意事项】
- '1、血虚者不宜服;2、血少火炽者禁用。商品中的海桐皮有很多品种,彼此性状各不相同,但各地均作药用,习惯已久。然而吉林、河南、安徽、山西、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所用的“海桐皮”与正品不同,各有特色,他们之间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