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用药
【证治方药】
(一)气虚
1,临床表现:自汗而出,时觉汗出有恶风感,避风则虽汗出而不恶风,常在出汗后感到疲乏,或同时伴有短气现象。舌苔可正常,脉缓或无力。
2,病因病机:肺气不足,营卫不和,表卫不固,汗液外泄。
3,治法:益气崮表,调和营卫。
4,方剂:桂植加黄芪汤(《金匿要略》)加减。
药物:黄芪10~15g,桂枝6~10g,自芍6~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10枚。
方义: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黄芪益气固表,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胃气。
加减:脉弱迟,症情较重者,可加芍药至15g、生姜5~10片,党参15g,即新加汤(《伤寒论》):若易经常感冒者。主方加防风、白术。即桂枝汤(《伤寒论》)合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5,变通法:气虚自汗症重时。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脾肺同治,益气升阳,亦可在方中再加麻黄根、五眯子以敛汗,标本兼治。
(二)阳虚
1,临床表现:自汗而出,量较多,尤以上半身为甚,汗液不粘腻,汗味偏淡。平时恶风畏冷,四肢不温,汗后畏冷尤为明显。或伴面色不华(苍白、萎黄),汗后神疲。稍劳即感疲乏,纳食欠香,或进食则汗出。舌苔薄白而润,脉濡细或大而无力。
2,病因病机:阳气虚弱,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汗液外泄。
3,治法:益气温阳,固表止汗。
4,方剂:黄芪附子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生黄芪15~30g,淡附予10g,生姜3~5片,大枣10枚。
方义:用黄芪益气固表,附子温阳扶卫,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加减:脾气虚、气短疲乏者,加党参益气:阴津不足者加沙参、玄参养阴。
5,变通法:本症可用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若见阳虚自汗而挟内热,舌淡润而有浮黄薄苔,可用桂枝汤合二加龙牡汤(《外合秘要》)出入。即桂枝,白芍、甘草、姜、枣、龙骨、牡蛎、白薇、黄芩、附子,用桂枝、附子温阳周表,龙骨、牡蛎。芍药敛汗益阴,白薇、黄芩清热,是治寒、热,虚、实兼有之证。
(三)血虚
1,临床表现:失血、产后或外科手术后,突然发生自汗,汗量可多可少,常与夜间盗汗并见。出血量少者,可不兼它症:出血量多者,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口唇色淡。舌质淡,脉虚细或虚大中空。
2、病因病机:血虚而气虚。表卫失固,汗液外泄。
3,治法:养血益气,止汗。
4,方剂: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或圣愈汤(《兰室秘藏》)。
药物:①生黄芪30g,当归10g;②党参l0~15g,黄芪10~15g,当归l0g,白芍10g,川芎3~5g,生地10g。
方义:当归补血汤对无热蒙者有效,方用黄芪益气,当归养血,气益而血生,圣愈汤对一般气血两虚者有效,用黄芪、党参益气,四物汤养血。
加减:可加浮小麦、煅牡蛎、五味子、白薇以敛汗。
5,变通法:若血虚而兼阴虚有内热者,盗汗症较自汗为重,可改用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四)痰湿
1,临床表现:自汗呈阵发性,汗出发作时较多,缓解时较少。常有痰饮咳喘等兼症,如咳嗽、胸闷、短气、喘息,气逆痰壅而汗出,气平痰少则汗收。伴见头晕,恶心、痞闷、纳呆,腹胀或小便不利。舌质胖润,舌苔腻,脉滑。
2,病因病机:痰湿壅阻于内,肺气宣肃失司,表卫失固,汗液外泄。
3,治法:化痰除湿,理气降逆。
4,方剂:抚芎汤(《丹溪心法》)合二陈汤(《局方》)加减。
药物:法半夏10~12g,陈皮6g,茯苓15~20g,炙甘草5~10g,白术15g,川芎10g。
方义:半夏、陈皮和胃,白术、茯苓、甘草健脾,予以调脾胃、健中州而治痰,此治汗且治痰,治痰必降气。方中用川芎以活血和血,收“气血同治,痰瘀同化”之效。
加减:胸闷痞满加枳壳、桔梗,恶心呕吐加竹茹、生姜、大枣,气郁胸胁胀闷加香附,纳呆腹胀加苍术、厚朴,脾气虚则加党参。
5,变通法:以脾虚痰湿而自汗者,可用六君子汤(《诞治准绳》)加五味子、浮小麦、龙骨、牡蛎。
(五)湿邪阻遇
1,临床表现:自汗而出,汗液粘滞不爽,似潮似湿,汗出稍久可伴有臭汗味。气候阴寒潮湿则自汗增,温燥风凉则自汗减。每逢雨季多见。伴恶风,声音重浊,头重身沉,倦怠乏力,胸闷纳呆,关节酸痛,口腻。舌苔腻,脉濡。
2,病因病机:湿邪阻遏,表卫阳气不和,致自汗而出,汗液粘滞不爽。
3,治法:除湿通阳。
4,方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味。
药物:羌独活各10g,藁本10g,川芎10g,防风10g,蔓荆子10g,甘草6g。
方义: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于、川芎,均为辛散风药,用风药胜湿,辛药通阳,为治湿郁自汗之正法。
加减:胸闷纳呆加半夏、陈皮和胃,腹满加苍术、厚朴除满,关节酸痛、身体酸楚加木防己、川桂枝宣痹止痛,小便不利加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即四苓散)利水。若兼气虚者,可合补中益气汤同用,即东垣治法,可详见《古今医案按·卷四》,兼郁证则合越鞠丸(川芎、香附、苍术、神曲、山栀)。
5,变通法:舌苔薄黄而润,小便不通,湿邪化热者。用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利湿清热。即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白蔻仁、猪苓、通草。舌苔薄白而润,小便不通而自汗,口渴不敢饮,湿邪郁阻,太阳经脉不利,用五苓散(《伤寒论》),有热加石膏、滑石、寒水石。
【简易方药】
1,浮小麦30g,糯稻根15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自汗所有证型。
2,黄芪30g,甘草5g,或补中益气丸,日2次,每次10g。适于气虚自汗。
3,桑叶30~60g,每日1剂,水煎服。
4,五倍子9g、广郁金30g,研细末,每15g蜜调成药饼2块,贴两乳头上,纱布固定,日1次。
【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1)生晒参6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自汗。
(2)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五味子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自汗。
(3)两洋参6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盗汗。
(4)浮小麦30克,炒熟,用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盗汗。
(5)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F咽,用于气虚多汗。
2,中成药
(1)生脉饮口服液,每次服10毫升(1支),每日3次。用于自汗。
(2)补中益气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用于自汗。
3,食疗
(1)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2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
(2)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怀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饮汤吃肉。如小儿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有健脾补虚,滋养敛汗。用于病后体虚自汗、盗汗。
(3)燕麦50克,米糠25克,饴糖15克。将前二味水煎,去渣。分2次服,服时加饴糖调味。补虚敛汗。用治自汗、盗汗、虚汗不止。
(4)小麦麸100克,猪肉末2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许。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加水适量,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
(5)羊肉5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姜枣煨汤,熟后吃肉喝汤,每日1剂。用于自汗。
(6)瘦猪肉50克、浮小麦30克、黑豆30克。瘦猪肉洗净切块,加入浮小麦与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汤,每日1剂。用于自汗。
4,外治法
(1)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5~10分钟。用于白汗。
(2)郁金30克、五倍子9克,研成细末。取10克细末,用适量蜂蜜调成两块药饼,置于两孔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自汗。
【评述】
自汗症,表、里、虚、宴皆有之。据上述五种证候。气虚、阳虚、血虚属于虚证,湿郁、痰壅属于实证。在临床上又常有虚实夹杂者,当判断虚、宴程度而定补虚、泻实药之比例。
又,低热患者常兼见自汗、盗汗,常从阴血虚亏、气阴两虚治疗,或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滋阴清热,或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甘温除热、益气养阴。如有小儿自汗,以脾胃积滞、脾虚肝旺为多见,则当用保和丸或六神散加减出入。妇女自汗,如见肝郁症状,经水不调,乳房胀痛,情志不调,则用丹栀逍遥散;而因更年期冲任失调,肾虚肝旺而自汗,可用补肾抑肝法,如六味地黄合逍遥散化裁。
值得注意的是:自汗若有原发病因必先治病。稍加止汗、敛汗之品即可,若肺结核、慢性肝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慢性肺气肿等。自汗又与气候环境、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当注意诸此因素的调摄与治疗。若暑季见自汗、短气、烦渴当以清暑益气法,用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暑益气汤;若雨季见自汗,疲乏、口腻、胸闷、纳呆,则从除湿调中着手。用平胃、二陈、五苓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