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山乌桕根
-
用药部位:
- 根类
-
别 名:
- 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
归 经:
- 大肠经
-
功效类别:
- 利水消肿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StillingiadiscolorChamp.ex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来 源:
- 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StillingiadiscolorChamp.ex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功效主治:
- 利水通便;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主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山乌桕根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主要成分】
- 不详。果实和种子外周的固形脂含多种脂肪酸,中有肉豆蔻酸1.7%,棕榈酸46.8%,硬脂酸2.O%,油酸46.4%,亚油酸3.1%。茎含蒲公英赛醇、?-谷甾醇、并没食子酸。
- 【药理作用】
- 1.《陆川本草》:去瘀,消肿,通便,清肠胃。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2.《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伤,疮痈,皮肤湿痒,理跌打。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