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山小橘
-
用药部位:
- 叶类
-
别 名:
- 野沙柑、饭汤木、酒饼木、山油甘、山橘。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祛风湿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为芸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LimoniacitrifoliaWilld.;G.parviflora(Sims)Little]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
来 源:
- 为芸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LimoniacitrifoliaWilld.;G.parviflora(Sims)Little]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
功效主治:
- 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主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食[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山小橘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叶片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cm,宽3-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微有光泽,下面浅黄绿色。叶脉稍隆起,两面有透明腺点;叶柄短。气微香,味苦、辛。
- 【主要成分】
- 根和茎皮含山小橘碱(Glycofoline)。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 【注意事项】
- 《广西中草药》: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