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茜草茎
-
用药部位:
- 茎木类
-
别 名:
- 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药》)。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止血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
-
来 源:
-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
-
功效主治:
- 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疔肿。①《履巉岩本草》:大能活血,治便血等疾。②《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治腰痛。③《苏州本产药材》:行血,活血。治痈毒,损伤。④《药材资料汇编》:攻血,治气块。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血,和血,行血。治风痹,寒湿,黄疸。⑥《四川中药志》:配成药洒,作打药、补药或调经药用。治风湿瘙痒、痒疮、粪毒发痒,煮水外冼。[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茜草茎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干燥茎呈枯绿色,茎的棱上有粗糙细毛刺。质脆易断,断面四方形。内心色白而松。茎节上轮生叶片,叶柄及叶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叶多脱落。本品在苏州、杭州、上海亦称为过山龙。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