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闹羊花
-
用药部位:
- 花类
-
别 名:
- 羊踯躅花、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苗杜鹃花、闷头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毛老虎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祛风湿药
-
药 性:
- 温
-
药 味:
- 辛
-
炮 制:
- 移栽1-2年后,每年4~5月开花。除留种者外,可在开花盛期采摘。
-
来 源:
-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molle(Bl.)G.Den[Rsinense(Lodd.)Sweet」采收和储藏:移栽1-2年后,每年4~5月开花。除留种者外,可在开花盛期采摘。
-
功效主治:
- 祛风除湿;定痛;杀虫。主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疥疮[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闹羊花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花多皱缩。花梗灰白色,长短不等。花萼5裂,边缘有较长的细毛。花冠钟状,长至3cm,5裂,顶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灰黄色至黄褐色。雄蕊较花冠为长,弯曲,露出花冠外,花药棕黄色,2室,孔裂。商品不带子房,花等及花梗也常除去。气微.味微苦。以花灰黄色、不霉、无其他混杂物为佳。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黄棕色。①花粉粒四面体形,直径58-97μm,具3个萌发孔。②花萼非腺毛由多细胞组成,交叉排列成数列,直径29-68μm。③花冠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0-20μm,长可达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见壁疣。④花粉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13-31μm,排列整齐而紧密,壁稍增厚,有的纹孔明显,细胞内含黄棕色物质。⑤花冠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78μm,呈波状弯曲。
- 【主要成分】
- 花含梫木毒素即木藜芦毒素Ⅰ或杜鹃花毒素(andromedotoxin,grayanotoxinⅠ,rhodofoxin),石楠素(ericol-in)[1],羊踯躅素(rhodomollein)Ⅲ、日本杜鹃素Ⅲ即日本羊踯躅素Ⅲ、闹羊花毒素Ⅲ或八厘麻毒素(rhodojaponinⅢ)[2],木藜芦毒素Ⅲ(grayanotoxinⅢ)及山月桂萜醇(kalmanol)[3]。
- 【药理作用】
- 1.镇痛作用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总和法均证明口服闹羊花煎剂有显着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闹羊花果实混悬液、阿片混悬液的镇痛指数分别为28.9及30.0),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麻醉狗静脉注射3.5μg/kg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μg/kg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转呈室性纤颤。这些可能是兴奋了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冲动,减慢心率,并从而使异位节律点发生兴奋,产生各种心律紊乱。八厘麻毒素有降低血压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3.5-20μg/kg)此作用强度与剂量之关系不大,但大剂量可使降压持续时间显着延长。它能显着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似与降压无大关系;降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无关,而与毒蕈碱一胆碱反应系统有关;普鲁卡因对八厘麻毒素的降压及心率变慢均有抑制作用,推测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直接对外周血管的影响。八厘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22mg/kg。3.杀虫作用: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梫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此外,另有报道,梫木毒素在我国杭尼威氏杜鹃花Rho-dodendronhunnewellianum中很早即提出,与闹羊花毒素(杜鹃花毒素)为同一物;但也有人认为二者作用虽相似,并非同一物质者,可能与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关。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 【注意事项】
-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本草经疏》:气血虚人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