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麋角
-
用药部位:
- 动物类
-
归 经:
- 肾经
-
功效类别:
- 补阳药
-
药 性:
- 温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采收和储藏:每年春、冬二季雄麋鹿骨化的老角脱落后拾取,洗净,晾干。
-
来 源:
- 为鹿科动物麋鹿雄性的骨化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urusdavidianusMilne-Edwards采收和储藏:每年春、冬二季雄麋鹿骨化的老角脱落后拾取,洗净,晾干。
-
功效主治:
- 温肾壮阳;填精补髓;强筋骨;益血脉。主肾阳不足;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筋骨疼痛;血虚证[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麋角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呈分枝状,长约50cm。角无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前后2枝,前枝再分岐成二叉,后枝长而直,不再分叉或近枝端处有一短叉,枝端渐细。基部有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表面浅黄白色,无毛,有光泽,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并有纵棱。质硬,断面周围白色,中央灰黄色,并有细蜂窝状小孔。显微鉴别,角横切面:主要由骨必质和骨疏质组成。骨密质中有许多哈弗系统,每个哈弗系统由一个圆形哈弗管和以哈弗管为圆心的数层环行骨板及骨陷窝组成,并可见许多黄色球状物。骨疏质部分可见明显的骨板。骨陷管排列不规则,呈类圆形或短梭形,骨小管由骨陷管内伸出,作放射状排列,呈短线状。
- 【用法用量】
- 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