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查询 >  中药 >  祛风湿药 >  麻布七

中药名称:

麻布七

用药部位:

根类

别  名:

破布七、麻布袋、统天袋、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碎骨还阳、破骨七、七连环

归  经:

未知

功效类别:

祛风湿药

药  性:

药  味:

炮  制: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或将根撕开,除去内附黑皮,晒干。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高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sinomontanumNaka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或将根撕开,除去内附黑皮,晒干。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主风湿腰腿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瘰疬;疮疖[查看说明书]

治疗疾病:

麻布七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从根头处分枝,长10-20cm,中部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粗糙,或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可见多数裂生细根纵向排列或似网状。质坚硬,能折断,断面淡黄棕色,有的根中央已枯朽成空洞状。气微,味辛、苦、微麻。2.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根上段的一侧有凹沟,中央有多个外韧型维管束排成一环,其内侧为一个木质束环,中心部分因栓化细胞脱落而形成空隙;中段可见数个裂生中柱,每个中柱各包含1-2个维管束,内侧往往有木质部束,中央为大空隙。支根呈原生中柱状。本品薄壁细胞中含细小的淀粉粒,直径4-8μm。
【主要成分】
根含牛扁酸单甲酯(lycaconiticacidmonomethylester),刺乌头碱(lappaconitine),毛茛叶乌头碱(ranaconitine)。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刺乌头碱(LA)及N-脱乙酰刺乌头碱(DLA)均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LA1-6mg/kg,DLA1-10mg/kg皮下或腹腔注射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或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棉球所致炎性增生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切除双侧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不引起胸腺萎缩,也不降低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表晨其抗炎作用与肾上腺无明显关系。2.镇痛作用小鼠扭体法测得LA皮下注射1mg/kg,2mg/kg,4mg/kg,8mg/kg可使扭体数减少15%、48%、67%和96%,DLA皮下注射1.25mg/kg,2.5mg/kg及10mg/kg分别减少23%,41%,51%及81%,ED50,LA为3.5mg/kg,DLA为2.3mg/kg。热板法测得DLA15mg/kg,20mg/kg腹腔注射可使痛阈于15min提高79%及137%,纳洛酮不影响其镇痛效果。甲醛所致小鼠足疼痛LA皮下注射的ED50为3.9mg/kg,DLA为7.1mg/kg,同法测得吗啡为3.2mg/kg。小鼠与猴实验均证明刺乌头碱无成瘾性。3.解热作用皮下注射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腹腔注射LA6mg/kg或DLA15mg/kg均有显着解热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很短。4.局麻作用小鼠大腿北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引起坐骨神经阻滞症候群的ED50,DLA为0.076mg/kg。0.1%刺乌头碱溶液对兔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0.05%皮下注射对豚鼠有浸润麻醉作用,对小鼠坐骨神经有传导阻滞作用。5.毒性小鼠LD50腹腔注射、皮下注射DLA为23.5(23.1-24.0)mg/kg和36.4(34.2-38.7)mg/kg,LA腹腔注射为10.5(10.2-10.9)mg/kg;大鼠LD50腹腔注射DLA为29.9(29.5-30.4)mg/kg,LA为9.9(9.6-10.2)mg/kg。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服,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搽。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

我要点评麻布七

Review
 
 
   

向专家提问

Ask

热门查询

Hot Query
  1. 1

    半枫荷

    祛风湿药

  2. 1

    桉油

    祛风湿药

  3. 1

    阿尔泰瑞香

    祛风湿药

  4. 1

    矮卫矛

    祛风湿药

  5. 1

    阿利藤

    祛风湿药

  6. 1

    矮脚罗伞

    祛风湿药

  7. 1

    矮杨梅

    祛风湿药

药品对比栏

[已加入0个,最多可放4个]

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