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猫眼草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猫儿眼、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
-
归 经:
- 肾经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
来 源:
- 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lunulata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
功效主治:
- 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猫眼草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全草长20-40cm。茎呈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形,易脱落往往皱缩,长2.5-5cm,宽2-3mm。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多歧聚伞花序,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蒴果三棱状卵圆形,光滑,气特异,味淡。显微鉴别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未见气孔;下表皮细胞壁略是波状弯曲,气孔多数,不定式。茎的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长条形,纵向延长,气孔多数。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纵向延长。皮层细胞大小不一,卵圆形、长方形,切向延长;中柱鞘纤维束排列呈1轮,于韧皮部外侧,每个纤维群由10余个至20多个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导管较大而稀少;木射线细胞l-3列,狭长而小。随部薄壁细胞圆形;中央全为空隙。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山柰酚-3-L-鼠李糖甙(kaempferol-3-L-rhamnoside),6,7-二羟基香豆精(6,7-dihydroxycoumarin)。种子含猫眼草素(maoyancaosu)。
- 【药理作用】
-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耳叶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的黄酮甙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法亦表现祛痰作用,但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无预防效果。2.抗菌作用:酒精浸剂(1∶1000)、水煎剂(1∶300)试管内对结核菌有抑制效力,据云对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熬膏外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