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马桂花
-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
别 名:
- 木挂花、白当日、粗糠果、纽子果
-
归 经:
- 肾经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酸
-
炮 制:
-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
来 源:
- 为紫金牛科植物多脉酸藤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oblongifolia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
功效主治:
- 驱虫;止泻。主绦虫病;腹痛[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马桂花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浆果球形,直径4-8mm。表面棕红色或灰紫色,平滑,有的略呈网状纹,一端有刺状突起(柱头),另端有柄,长1-4mm,或无柄,具宿萼5片。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球形,质坚硬,种皮淡红色,皱缩,种仁黄白色,有不规则突起的小圆点。气微,味淡。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类方形、类长方形,切向排列,中果皮外侧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5-8列排列不规则;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有石细胞、大型分泌腔散在,分泌腔内含黄棕色物,维管束位于分泌腔内方或侧面,周围有纤维和石细胞;中果皮内侧为1-2列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为1列石细胞,石细胞类方形、长方形,壁稍厚,孔沟、壁孔及胞腔明显。(图2)粉末及解离组织特征:①大型分泌腔类椭圆形、类长根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00-200μm,内含黄棕色物。②草酸钙方晶细小,直径2-6μm。③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直径10-35μm,壁厚2-5-10μm,胞腔及孔沟明显。④纤维长梭形,直径20-25μm,壁厚2-6μm,木化,胞腔及孔沟明显。另可见表皮细胞碎片及细小螺纹导管。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0.5g置带塞试管中,加乙醚4ml,振摇,乙醚液供下述试验:①取醚提取液2ml,加25%盐酸2滴,锌粉少许,醚提取液由橙色变为无色。(检查苯醌化合物)②取醚提取液2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滴.振摇,醚提取液显暗棕色。(检查酚性化合物)
- 【主要成分】
- 果实含摁贝素(embelin)[1]。
- 【药理作用】
- 恩贝素有驱绦虫作用(对蛔、钧虫无效)。其泻下作用很轻,故应同时服用泻药。从尿中排出,能使尿呈棕红色。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