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黄蜀葵花
-
用药部位:
- 花类
-
别 名:
- 侧金盏花。
-
归 经:
- 心经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凉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7-10月,除留种外,分批采摘花蕾,晒干。
-
来 源:
- 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或刚毛黄蜀葵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belmoschusmanihot(L.)Medic.[HibiscusmanihotL.]2.Abelmoschusmanihot(L.)Medic.varpungens(Roxb.)Hochr.
-
功效主治:
- 利尿通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淋证;吐血;衄血;崩漏;胎衣不下;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黄蜀葵花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主要成分】
- 黄蜀葵花含树皮素-3-洋槐糖甙(quercetin-3-robinobi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金丝桃甙(hyperin),杨梅素(myricetin)及槲皮素(quercetin)。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5g;或研末, 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油浸涂。
①治砂石淋: 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肿毒恶疮: 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 (《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 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 (《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 黄葵花烧末敷。 (《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 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 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 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 (《普济方》)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