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败火草
-
用药部位:
- 叶类
-
别 名:
- 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凉
-
药 味:
- 甘
-
来 源:
- 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humile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主烧烫伤;热毒疮疡[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头痛
眩晕
风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咳嗽
风热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败火草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 【性状鉴别】
- 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小叶片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5-2.5cm,宽0.5-1cm,叶缘及中脉有柔毛。质脆易碎。气微香,味炎。
- 【主要成分】
- 叶中含有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i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研末菜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