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代赭石
-
用药部位:
- 矿物类
-
别 名:
- 须丸、赤土、丁头代赭、血师、紫朱、赭石、土朱、铁朱、钉头赭石、钉赭石、赤赭石、红石头、代赭
-
归 经:
- 肝经
-
功效类别:
- 平肝潜阳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
1.代赭石:除去杂质,砸碎,过筛。 2.煅代赭石:取刷净的代赭石,砸碎,入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上煅红透,取出,立即倾入醋盆中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晒干,碾成粗末。(每代赭石100斤,用醋两次共50-60斤) 3.《雷公炮炙论》:凡使代赭石,不计多少,用腊水细研尽,重重飞过,水面上有赤色如薄云者去之,然后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用净铁铛一口著火,得铛热底赤,即下白蜡一两于铛底,逡巡间便投新汲水冲之于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 4.《纲目》:(代赭石)今人惟煅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飞过用,取其相制,并为肝经血分引用也。
-
来 源:
-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matite
-
功效主治:
-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代赭石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性状鉴别 为鮞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厚板状或块状,有棱角。棕红色至暗棕红色或铁青色。条痕樱红色或棕红色。半金属光泽。一面分布较密的“钉头”,呈乳头状,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坚硬,断面层叠状或颗粒状。无臭,无味。以色棕红、有“钉头”、断面层叠状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呈钢灰色至铁黑色。透射偏光镜下,极薄的薄片或边缘可见到血红色或橙红色,具微弱多色性,No为浅褐红色,Ne为浅黄红色。折射率:No=2.988,Ne=2.759。一轴晶。负光性。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45.0%。
- 【主要成分】
- 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其中铁70%,氧30%,并含有硅、铝、钛、镁、锰、钙、铅、鉮等杂质。
- 【药理作用】
- 可用代赭石代替硫酸钡作为X线胃肠造影剂,并认为无毒。但经测定赭石中含砷盐的量,约为1/10万以上,已大大超过硫酸钡,也超过了药典上许可标准。小鼠每日服2g,到第7天时,100%死亡。死前动作迟钝,肌肉无力及间发性痉挛,最后共济失调或瘫痪,呼吸缓慢而死亡。家兔每日服5g,多在第12天死亡,个别到第14天死亡。中毒症状与小鼠相似,死后解剖见肺及肠粘膜充血,肝表面有部分坏死。麻醉兔注射赭石溶液对血压影响不大,可使肠蠕动亢进,对离体豚鼠小肠也有明显兴奋作用。对离体蛙心,大量时抑制。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1.孕妇慎服。 2.《本草经疏》: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 3.《得配本草》: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