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东风菜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仙白草、仙蛤芦、盘龙草、白云草、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菊花暗消、胃药、山蛤芦、雌雄剑、冷水丹、焮菜、野芋头、钻山狗、疙瘩药、草三七、土白前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发散风热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辛
-
炮 制:
- 秋季采挖根茎,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
来 源:
- 为菊科植物东风菜和短冠东风菜的根茎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oellingeriascaber(Thunb.)Nees[AsetrscaberThubn.]2.Doellingeriamarchandii(Levl.)Ling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主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咽喉红肿;急性肾火;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疔疮;蛇咬伤[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东风菜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主要成分】
- 采用提取分离方法从东风菜根中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①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菠甾醇;②α-菠甾醇-3-氧-β-D-葡萄糖甙;③α-菠甾醇;④胡萝卜甙;⑤β-谷甾醇。5种化合物均为幽甾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东风菜的二次代谢产物,其中a-菠幽醇-3-氧-β-D-葡萄糖甙有利尿作用,利尿强度为氯噻嗪的70%。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全草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