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蚕豆花
-
用药部位:
- 花类
-
归 经:
- 肝经
-
功效类别:
- 凉血止血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
来 源:
- 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花。
-
功效主治:
- 凉血止血;止带;降平。主劳伤吐血;咳嗽咯血;崩漏带下;高血压病[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蚕豆花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花多皱缩,长2-3cm,黑褐色,常1-数朵着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筒钟状,紧贴花冠筒,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不等长。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包裹着翼瓣和龙骨瓣;翼瓣中央具黑紫色大斑;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气微香,味淡。以花朵整、无叶、无梗者为佳。
- 【主要成分】
- 花含少量D-甘油酸(D-glyceric acid)。花萼中含叶绿醌(plastoquinone)。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鲜者15-30g;或蒸露。
①治咳血:蚕豆花三钱。水煎去渣,溶化冰糖适量,一日二、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
②治血热漏下:鲜蚕豆花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