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莼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茆、屏风、水葵、水芹、露葵、丝莼、瑰莼、马蹄草、缺盆草、锦带、马粟草。
-
归 经:
- 脾经
-
功效类别:
- 利湿退黄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5-7月采,洗净或沼泽地。
-
来 源:
- 为睡莲科植物莼菜的茎叶。
-
功效主治:
-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湿热痢疾;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热毒痈肿[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莼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根茎横生。茎细,长达1m以上。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至椭圆形,下面暗紫色,叶脉放射状。花梗由叶腋抽出,梗长约10cm,有柔毛。
- 【主要成分】
- 中药化学成分 含酸性多糖,系由D-半乳糖(D-ga;actpse)32%-40%,D-甘露糖(D-mannose)10%-14%,L-石澡糖(L-fucose)13%-16%,L-鼠李糖(L-rhamnose)6%-9%,D-木糖(D-xylose)2%-7%,L-阿拉伯糖(L-arabinose)2%-3%和微量D-葡萄糖(D-glucose)所组成。还含少量维生素B12(VitaminB12)。又发现胃疡和皮肤癌的抑制因子,系由氨基酸、蛋白质、葡聚糖(glucan)和葡配甘露配甘露聚糖(glucomannan)所组成。
- 【药理作用】
- 其粘质部在动物筛选试验中,认为有某些抗癌作用;对洋葱根的未分化细胞的有丝分裂,莼的提取物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作羹。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①治一切痈疽:春夏用茎,冬月用子,就于根侧导取,捣烂敷之。用菜亦可。(《保生余录》)②治数种疔疮:马蹄草、大青叶、臭紫草各等分。擂烂,以酒一碗浸之,去滓,温服。(《经验良方》)
- 【注意事项】
- 肠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