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刺针草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
-
来 源:
- '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bipinnataL.及三叶刺针草B.pilosaL.,以全草入药。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祛风活血。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胃肠炎,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刺针草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用法用量】
- 用量15~6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鬼针草75g,连钱草60g,水煎服。
2、急性胃肠炎;鬼针草15~30g,车前草9g。水煎服。呕吐加生姜5片,腹痛加酒曲2个。
3、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1)鬼针草3~15g,水煎2次,分2~4次服,吐加生姜2片,泻加车前草6g。(2)鬼针草鲜草3~5株,水煎浓汁,连渣放在桶内,趁热熏洗患儿双脚,一般熏洗3~4次,每次熏洗约5min。1~5岁熏洗脚心,6~15岁熏洗到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部位可适当上升至腿。
4、急性阑尾炎:鬼针草60~120g,水煎,每日2剂,4次分服。
5、疖肿:鬼针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2~3天后,外搽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