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赤瓟
-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
别 名:
- 气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
归 经:
- 胃经
-
功效类别:
- 理气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酸
-
炮 制:
- 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
来 源:
-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dubiaBunge
-
功效主治:
- '理气;活血;祛痰;利湿。主反胃吐酸;肺痨咳血;黄疸;痢疾;胸胁疼痛;跌打扭伤;筋骨疼痛;闭经[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赤瓟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约3~5厘米,直径约1.5~3厘米。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纹,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毫米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①治反胃吐酸、吐食:赤包一至三钱(干品),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黄疸,痢疾便血:赤包(干品)一至三钱,研末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