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赤沙糖
-
用药部位:
- 树脂类
-
别 名:
- 沙糖,紫沙糖,黑沙糖,红糖,片黄糖。
-
归 经:
- 肝经
-
功效类别:
- 理气药
-
药 性:
- 温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炼制
-
来 源:
- 赤沙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
功效主治:
- 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赤沙糖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用法用量】
内服:开水、酒或药汁冲化,3~5钱。外用:化水涂或研末敷。
【选方】①治下痢噤口:沙糖半斤,乌梅一个。水二碗,煎一碗,时时饮之。(《摘元方》)
②治痘不落痂:沙糖调新汲水一杯服之;白汤调服亦可,日二服。(《纲目》)
③治上气喘嗽烦热,食即吐逆:沙糖、姜汁等分,相和,慢煎二十沸,每咽半匙。(《纲目》)
④治食韭口臭:沙糖解之。(《摘元方》)
⑤治虎伤人疮:水化沙糖一碗服,并涂之。(《摘元方》)
⑥治火烧、水烫:赤沙糖瓦上煨,研末,菜油调敷。(《中医杂志》(20):6,1966)
- 【注意事项】
- 有痰湿者不宜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损齿,发疳匿,不可长食之。"
②《本经逢原》:"助湿热,不可多食。"
湿热中满者及儿童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