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鬼针草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
-
归 经:
- 肺经
-
功效类别:
- 清热解毒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来 源:
- 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
-
功效主治:
- 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早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头痛
眩晕
风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咳嗽
风热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鬼针草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 【主要成分】
- 含生物碱、鞣质、皂甙、黄酮甙、挥发油等。
- 【药理作用】
- 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大鼠口服,剂量为10g(生药)/kg/天,共五天,对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豨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量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豨莶草作消炎药应用。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作好制剂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 【注意事项】
- 《泉州本草》: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