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白薇
-
用药部位:
- 根类
-
别 名:
- 春草、芒草、白微、白幕、薇草、骨美、白龙须、龙胆白薇、山烟根子、拉瓜瓢、白马薇、巴子根、金金甲根、老君须、老虎瓢根、婆婆针线包、东白微
-
归 经:
- 胃经
-
功效类别:
- 清热凉血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切咀生用。
-
来 源:
- 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白薇和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
-
功效主治:
- 清热、凉血、利尿、除烦益阴。温邪入营,阴虚发热,产后阴虚,烦热呕逆、肾炎、热淋、血淋等症。[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泌尿道感染
白薇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 【性状鉴别】
- 1.白薇 根茎多弯曲,粗短,有结 节,直径0.5-1.2cm;顶端有数个圆形凹陷的茎痕,或有短的茎基,下方及两侧簇生多数须根。根圆柱形,略弯,形似马尾,长5-25c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具细纵皱纹或平滑,质脆,昀折断,断面平坦;皮部发达,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木部小,黄色。气微,味微苦。
2.蔓生白薇 根茎及残存的茎基均较细,根多弯。以根粗长,条匀、色黄棕者为佳。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显微鉴别:(1)白薇根横切面:表
皮1列细胞。皮层宽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内皮层细胞壁厚。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径向延长。皮层有乳汁管,有时可见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髓部有石细胞散在。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2)蔓生白薇 根及根茎横切面:根与白微相似。根茎皮层无乳汁管,有的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并有石细胞存在。
- 【主要成分】
- 含白薇醇、挥发油及强心甙。
- 【药理作用】
- 白薇油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同时有解毒、利尿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作用增强,心率变慢,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菌作用本品还有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贴;或用鲜品捣烂敷。
- 【注意事项】
- 血分无热、中寒便滑、阳气外越者慎服。 1.《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2.《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