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查询 >  中药 >  清热燥湿药 >  地肤子

中药名称:

地肤子

用药部位:

果实和种子类

别  名:

地葵、地麦、落帚子、,独扫子、竹帚子、千头子、帚菜子、铁扫把子、扫帚子

归  经:

膀胱经

功效类别:

清热燥湿药

药  性:

药  味:

炮  制:

生用。

来  源:

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肤的干燥果实。多为栽培。

功效主治:

清湿热,利小便。内服治膀胱炎之小便不利,淋浊,外用治皮肤湿疮,风湿关节炎等症。[查看说明书]

治疗疾病:

膀胱炎 湿疹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膀胱炎

地肤子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原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胞果扁圆形或五角星形。直径2~3毫米。外面宿存花萼膜质,灰褐色或带红晕,有翅五枚,排列成五角星状。翅易脱落。背面中央有果柄痕。并可见十数条放射状棱线。剥离花萼内有种子已枚。褐棕色,形似芝麻而小,长约1毫米。内种仁显油性。胚绿黄色,形如马蹄。胚乳白色。气无,味先微咸而后苦酸,并有麻喉感。
【主要成分】
含皂甙和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作用】
1.抑菌: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社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3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及星形奴卡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抑菌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50%煎剂用干板挖沟法,对伤寒杆菌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2.抑制过敏:地肤子水提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3~1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地肤子原植物有绿茎和粉红茎两种。据北京药检所化验,化学成分不同,绿色这醇浸出物无结晶,粉红色者有结晶。北京只用绿茎地肤子,不用粉红色茎者。天津市两者通用。

我要点评地肤子

Review
 
 
   

向专家提问

Ask

热门查询

Hot Query
  1. 1

    黄连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2. 1

    黄柏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3. 1

    苦参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4. 1

    赤小豆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5. 1

    白花蛇舌草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6. 1

    龙胆草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7. 1

    鸦胆子

    清热燥湿药 清热药

药品对比栏

[已加入0个,最多可放4个]

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