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茺蔚子
-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
别 名:
- 益母子、冲玉子、益母草子、小胡麻
-
归 经:
- 肝经
-
功效类别:
- 活血调经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夏、秋季在全株花谢、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叶片、杂质。
-
来 源:
- 为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
-
功效主治:
-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产后出血
泌尿道感染
月经不调
水肿疾病
茺蔚子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http://img.familydoctor.com.cn/ku/medicine/20141230/201412300513287432187.jpg)
- 【性状鉴别】
- 小坚果长圆形,具三棱,长2-3mm,直径1-1.5mm,上端平截,下端渐窄,有凹入的果柄痕。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稀疏深色斑点。切面果皮褐色,胚乳、子叶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苦。
以粒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浅黄色径向延长的细胞。中果皮为2-3列类方形薄壁细胞,近内果皮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坚硬,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木化。种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棕色色素细胞。胚乳和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 【主要成分】
- 含益母草宁碱(leonurinine),水苏碱(stachy-drine)及脂肪油26%,油中主成分为油酸(oleic acid)占油总量的63.75%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占21.13%,另含维生素A样物质0.04%[1,2]。
- 【药理作用】
- 1.降压作用 茺蔚子水浸出液或醇-水浸出液对麻醉动静脉注射有轻微降压作用。
2.毒性 人一次口服茺蔚子30g以上,可于4-6h后出现中毒反应,症状为全射无力,下肢不能活动,财身酸麻疼痛,重者汗多呈虚脱状态。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捣绞取汁
治子宫脱垂:茺蔚子五钱,枳壳四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注意事项】
- 肝血不足,瞳子散大及孕妇忌服。 1.《经效产宝》:忌铁器。 2. 李杲:瞳子散大者禁用。 3.《本草经疏》:血崩禁用。瞳子散大禁用,惟热血欲贯瞳人者,与凉血药同用则不忌。 4.《本草从新》:非血滞、血热者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