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棕榈子
-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
别 名:
- 败棕于、棕树果
-
归 经:
- 大肠经
-
功效类别:
- 止血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甘
-
炮 制:
-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采收和储藏: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
来 源:
-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fortunei(Hook.)H.Wendl.采收和储藏: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
功效主治:
- 止血;涩肠;固精。主肠同;崩漏;带下;泻痢;遗精[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棕榈子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果实肾形或近球形,常一面隆起,一面凹下,凹面有沟,旁有果柄根。长8-10mm,宽5-8mm,表面灰黄色或绿黄色,成熟者灰蓝色而被蜡被,平滑或有不规则网状皱纹,外果皮、中果皮较薄,常脱落而露出灰棕色或棕黑色坚硬的内果皮。种仁乳白色,角质。气微,味微涩而微甜。显微鉴别棕桐子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长方形、壁较厚的厚壁细胞,每个厚壁细胞又分成2-4个子细胞,外壁覆有1层蜡质。中果皮由10多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外侧的较小,排列紧密,鞣质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细胞长圆形,切向68-214μm,内含红棕色块状物。内果皮为2-3列石细胞和少量厚壁细胞,石细胞呈不规则圆形,直径34-51μm,厚壁细胞不规则方形,壁厚、木化。种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合点部位向内增大,形成合点侵填体,由木化网纹细胞组成。胚乳细胞壁厚10-14μm,位于外侧的多径向延长;位于中部的细胞壁多呈念珠状,胚位厂胚乳的背部中央,由圆形或多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
- 【主要成分】
- 种子壳含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s)。左旋表儿茶精没食子酸盐(epicatechingallate)右施儿茶粗(catechin),没食子酸(gallicaicd)。
- 【药理作用】
- 《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6-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