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马兜铃
-
用药部位:
- 果实和种子类
-
归 经:
- 肺经
-
功效类别:
- 清化热痰药
-
药 性:
- 寒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切片,生用。
-
来 源:
-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等的干燥成熟果实。均为野生。
-
功效主治:
- 清热降气,化痰止嗽肺热咳喘、失音,咳血,痔喘肿痛。[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恶心与呕吐
咳嗽
呕吐
马兜铃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原植物形态】
-
- 【性状鉴别】
- 蒴果卵圆形,长3~7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暗绿色或褐色,有纵棱线12条,其中6条微作波状弯曲,为背缝线,其余6条为腹缝线,二者交互排列。基部具细长果柄,果实沿腹缝线作6瓣裂,果柄亦可裂为6条,果皮纸质,较脆易碎,开裂后分为6室,每室含多数平叠整齐的种子。种子扁薄,四边呈翅状,全体略呈钝三角形或梯形。淡褐色,中央颜色较深。气微味以蒴果实整,少破碎者为佳。
- 【主要成分】
- 马兜铃种子含马兜铃酸、马兜铃子酸等。
- 【用法用量】
- 6~9g。代表方为天仙藤散(《证治准绳》)、处方:天仙藤9g,香附6g,陈皮4.5g,紫苏叶6g,木瓜6g,大腹皮6g,乌药9g,当归身9g,炙甘草3g,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1、除以上马兜铃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习用外,过去西南及中南少数地区曾以百合科植物麝香百合,山丹,野百合的果实作马兜铃使用(有的地区已停止使用)。此类植物蒴果略与马兜铃相似,区别点,蒴果呈闪角棱柱形,长5~7厘米,直径2.5~3.5厘米,果皮稍厚具较粗的果柄,果柄不能作线状分裂。果实只三室,种子瓜子形深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