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查询 >  中药 >  清热药 >  天竹黄

中药名称:

天竹黄

用药部位:

未知

别  名:

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归  经:

心经

功效类别:

清热药

药  性:

药  味:

炮  制: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mbusatextilisMcClure2.Leptocannachinensis(Rendle)ChiaetH.L.Fung[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来  源: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mbusatextilisMcClure2.Leptocannachinensis(Rendle)ChiaetH.L.Fung[SchizostachyumchinenseRendle]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查看说明书]

治疗疾病:

天竹黄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多角形的片块状或颗粒状,大小不一,有的仅长1-2mm。表面发白色、乳白色、灰褐色或灰蓝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性强,置于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气微,味甘,有清凉感,舐之粘舌。以片块大、色灰白、光亮、质细、体轻、吸湿性强者为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研末,每次0.6-1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注意事项】
《临海志》云:生天竺国。故名天竺黄。寇宗奭曰:此是竹内所生,如黄土着竹成片者。故名竹黄。

我要点评天竹黄

Review
 
 
   

向专家提问

Ask

热门查询

Hot Query

药品对比栏

[已加入0个,最多可放4个]

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