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称:
- 铁苋
-
用药部位:
- 全草类
-
别 名:
- 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草药》),血见愁(《安徽药材》),凤眼草(《药材资料汇编》),肉草、喷水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耳朵草、大青草(《江苏植药志》),猫眼草、蚬草(《南宁市药物志》),叶里藏珠、痢疾草(《江西民间草药》),野麻草(《闽南民间草药》),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四川中药志》),七盏灯(《重庆草药》),血布袋、布袋口(《中国药植图鉴》),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田螺草、海底藏珍珠(《湖南药物志》),藏珠草(《广东中药》Ⅱ),野六麻、野苦麻(《闽东本草》),猫眼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撮斗珍珠(《江西草药》),萤火虫草、野棉花、寒热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叶下双桃、叶里仙桃、金畚斗、野络麻、老鼠耳朵草、金盘野苋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含珠草(《广西中草药》),沙罐草(《陕西中草药》)、灯盏窝、草蚌含珠(《贵州草药》),山黄麻(《福建中草药》),麻子草(广东《医药科技动态》(8):3,1971)。
-
归 经:
- 未知
-
功效类别:
- 清热药
-
药 性:
- 平
-
药 味:
- 苦
-
炮 制: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来 源: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功效主治: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查看说明书]
-
治疗疾病:
-
铁苋 详细说明
Drugs Instructions
- 【性状鉴别】
- 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气微芳香,味淡。
- 【主要成分】
- 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还原性糖类或其他还原性物质、鞣质、淀粉、油脂或蜡等。
- 【药理作用】
- ①治痢疾坠胀:铁苋、辰砂草、过路黄。水煎服。(《四川中药志》)②治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咳嗽气喘:铁苋干品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皮炎,湿疹:铁苋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④治阿米巴痢疾:鲜铁苋菜根、鲜凤尾草根各一两,腹痛加鲜南瓜藤卷须五钱。水煎浓什,早晚空腹服。⑤治外伤出血:鲜铁苋菜适量,白糖少许。捣烂外敷。⑥治蛇咬伤:铁苋菜、半边莲、大青叶各一两。水煎服。(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⑦治跌打创伤:血见愁六钱至-两。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⑧治小儿疳积:鲜铁苋菜一至二两,和猪肝煎汁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⑨治小儿腹胀,睾丸肿大:铁苋菜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⑩治子宫出血:铁苋菜鲜品一至二两。捣汁服或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⑾治乳汁不足:铁苋菜鲜晶五钱至一两,或干品二至三钱。煎水,煮鱼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⑿治丹疹,湿疹:灯盏窝捣绒,取汁外擦。(《贵州草药》)⒀治哮喘或咳血:灯盏窝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⒁治附骨疽瘘管:铁苋菜干品二至三两,勾儿茶干根茎二两。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 【注意事项】
-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