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新闻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论坛 即问即答

    杭州白癜风医院 | 南宁白癜风医院 | 广州白癜风医院 | 南宁白癜风医院 | 济南白癜风医院 | 贵州白癜风医院 | 成都白癜风医院 | 武汉白癜风医院 | 武汉白癜风医院 | 昆明白癜风医院 | 上海白癜风医院 | 兰州白癜风医院 | 深圳白癜风医院 | 兰州白癜风医院 | 合肥白癜风医院
    宁波白癜风医院 | 南昌白癜风医院 | 南京白癜风医院 | 北京白癜风医院 |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 长沙白癜风医院 | 宁波白癜风医院 | 潍坊白癜风医院 | 青岛白癜风医院 | 北京白癜风医院 | 济南白癜风医院 | 长沙白癜风医院 | 长沙白癜风医院 | 杭州白癜风医院 | 杭州白癜风医院

    药品查询

    当前位置: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找药品  >  眩晕(中医)

    眩晕(中医)用药

    用药原则:

      【证治方药】

      (一)肝阳上亢

      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头部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兼面红目赤,口苦,便干尿黄;或兼腰膝酸软,健忘耳鸣,遗情早泄,月经不调:甚或眩晕欲仆。恶心呕吐,肢麻手颤。语言不利。步履不正,头重脚轻。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滑数或弦细数。

      2、病因病机:肝阳上亢,上冒巅顶,发为眩晕。兼肝火者面红目赤等,呈一派实热证。兼阴虚者腰酸健忘,呈一派虚热证。若肝阳上亢。极而化风,又可引起中风先兆,亟需重视。

      3,治法:平肝潜阳,凉肝息风。

      4,方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药物:天麻10~15g,钩藤10~15g(后下),石决明15~30g(先煎),牛膝15~30g,杜仲l5g,黄芩10g,山栀10g,白芍10~15g,生地l0~15g。

      方义:天麻、钧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山栀、黄芩清热,生地、白芍、养阴和血,合而为平肝潜阳、凉肝息风之剂。

      加减:肝火盛者,加夏枯草、丹皮、桑叶、连翘以凉肝清火。肝肾阴虚者。加生地、玄参、拘杞子、菊花滋阴清热。痰热者去生地、白芍、杜仲,加胆南星、石菖蒲、旋覆花、鲜竹沥清热化痰。目赤便秘,加大黄、玄明粉通便泄热。肢麻者加稀莶草、鸡血藤、桑枝祛风通络,手颤者加羚羊角粉、全蝎息风止颤,

      5,变通法:若肝阳上亢,极而风动,引起中风者先兆者,用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慎逆平冲,潜阳息风,药用赭石、石决明、龙骨、牡蛎、龟甲、白芍、天冬、玄参、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若肝肾阴亏。腰酸膝软,肢麻肉瞤,眩晕耳鸣,舌红脉细弦,可用叶天士滋阴和阳法,药如熟地、白芍、拘杞子、茯神、菊花、桑叶、石斛、五味子、牛膝、萸肉、磁石、龟甲等。

      (二)痰湿中阻

      1,临床表现:头晕日眩,如坐舟车,旋转不定,闭目亦然。或头重如蒙,肢体困倦,胸闷脘痞,呕恶痰涎,心下逆满,心悸怔忡,口中黏腻,或口苦咽干,耳鸣闭塞。舌苔白腻、水滑或上罩黄色,脉滑。

      2,病因病机:饮食肥甘或素体形丰腴,痰湿内生,浊阴中阻。上逆清窍,发为眩晕。

      3,治法:化痰利湿,和胃泄浊。

      4,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合泽泻白术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法半夏10~15g,苍白术10~15g,天麻10~15g,陈皮10g,茯苓15g,泽泻15~30g,甘草6g,生姜5~10g,大枣5枚。

      方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化痰和胃,苍术、白术、泽泻燥湿利湿,天麻息风定眩,姜、枣和胃。

      加减:脾气虚者加党参益气健脾,即与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合用,呕恶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竹茹降逆止呕。口中黏腻,头重肢困,加藿香、佩兰、蔻仁芳化泄浊。耳鸣闭塞加磁石、菖蒲、术通,益聪通窍,心下逆满、心悸怔忡为痰饮所作者,加桂枝即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用以温阳化饮。若兼肝风者,则加天麻、钩藤、石决明息风平肝。

      5,变通法:若痰郁日久,化热上扰,伴心烦口苦、惊悸失眠,苔黄腻,脉弦滑数,可用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桑叶、菊花、白蒺藜,清热化痰。若水饮上逆,阴盛阳衰,眩晕心悸,形寒肢冷,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用真武汤(《伤寒论》)温肾化饮。若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者,可用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苍术、茯苓、泽泻、干姜、黄柏,神曲、陈皮、半夏、天麻、麦芽:健脾益气,和胃化痰。燥湿息风,与《医学心悟》同名方有较大区别。

      (三)瘀血阻络

      1,临床表现:有头部外伤史,头晕头痛,目眩耳鸣,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精神不振,胸胁胀满,或有面额灰滞晦黯,唇甲紫;或但欲嗽水不被咽。舌黯紫有瘀点(斑),脉弦、涩。

      2,病因病机:头部外伤,瘀血阻络,气血不通,脑失所养。

      3,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定眩,

      4,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桃仁10~15g,红花6—10g,川芎10~15g。生地l0一15g。赤芍15g,当归15g,柴胡6~10g,枳壳l0g,牛膝15g,桔梗6~10g,甘草6~10g,石菖蒲10g,蒲黄10g。

      方义:桃仁、红花、生地、川芎、赤芍,当归即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柴胡、赤芍、枳壳,甘草,即四逆散理气疏肝。牛膝、桔梗一升一降,以助气血运行。原方加菖蒲、蒲黄通络化瘀。

      加减:头痛加白芷、羌活祛风止痛,目糊加杞子、菊花养肝明目,久病入络者加全蝎、地龙搜风通络,久病肾虚者则合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用以补肾。

      5,变通法:可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若气虚血瘀者,则用补阳还五汤(同上)加减,益气化瘀。

      (四)中气虚陷

      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可因体位变化或头颈旋转而增剧。少气懒言,目糊耳鸣,神疲乏力,脑有空虚感。舌淡,脉虚。

      2,病因病机:脾胃属中焦,司升降清浊。中气虚陷,清阳不升,上窍为之不利,故目糊、头晕、眩冒、耳鸣。

      3,治法:补中益气,升清定眩。

      4,方剂: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加减。

      药物:生黄苠30g,党参15g,白术15g。葛根15g,升麻6~10g,白芍10~15g,黄柏3g,蔓荆子10g,甘草6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升麻、葛根、蔓荆子升阳祛风,白芍敛肝,黄柏清热反佐,甘草和胃调中。

      加减:兼夹瘀血者,加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兼夹痰湿者,加泽泻、茯苓、石菖蒲化痰通窍:血虚者,加当归、黄精、首乌、早莲萆养血:如久病人络,可加地龙、全蝎搜风通络。

      5,变通法: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五)气血两虚

      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苍白,唇甲无华,发色不泽,神疲乏力,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纳少,脘痞腹胀,舌淡,脉虚细。

      2,病因病机:心脾两虚,气血无生化之源,脑失所养,发为眩晕,本证可有慢性失血史。

      3,治法:益气养血,补益心脾。

      4,方剂: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炙黄芪15~30g,当归10~15g,党参10~15g,白术10g。茯神15g。炙远志10g,龙眼肉10g。枣仁10g,木香6g,熟地10~15g,白芍10~15g,甘草6~l0g。

      方义: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龙眼肉、枣仁、当归养血补心,白芍、熟地和血补血,木香理气,茯神、远志安神。

      加减:血虚者加阿胶、紫河车补血:若大便溏,去熟地、当归以免呆滞,加山药、苡仁健脾:若肾虚腰酸。加杜仲、桑寄生、续断补肾。

      5,变通法:急性出血者可用圣愈汤(《东垣十书》)或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益气生血。若因慢性出血而致眩晕血虚者,可用四物汤(《局方》)加枸杞子、苁蓉、玉竹、牛膝、玄参、天麻、细辛等,补血滋肾,乃《血证论》成法。

      (六)肾精不足

      1,临床表现:眩晕经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目涩视力减退,耳鸣齿摇,男于遗精阳痿,妇女月经不调。颤红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为阳虚。

      2,病因病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3,治法:补肾填精,养脑定眩。

      4,方剂:河车大造丸(《医方集解》采录方)加减。

      药物:河车粉6~10g(分冲),党参15g,熟地15~30g,杜仲15g,天冬15g,龟甲l2g,茯神l5g,牛膝l0~15g,麦冬15g,山萸肉15g,黄柏6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砂仁6g(后下)。

      方义:河车、龟甲、杜仲、牛膝、枸杞子、菟丝子,熟地、山萸肉,大队补肾益精:党参、茯神益气,天冬、麦冬养阴,砂仁理气,黄柏反佐。

      加减:若眩晕较甚者,加龙骨、牡蛎、鳖甲、磁石以潜阳:若肾精亏虚者,可加五味子、覆盆子益肾补精,即合五子衍宗丸(《证治准绳》)用。

      5,变通法:肾阴不足用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补肾阴,肾阳虚衰用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补肾阳。

      【其他治法】

      1,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于气虚下陷眩晕。

      (2)归脾丸,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于心脾两虚眩晕。

      (3)十全大补丸,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于气血两虚眩晕。

      (4)杞菊地黄丸,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于肾阴虚眩晕。

      2,单方验方

      (1)大黄酒炒为末,每次冲服6克。治痰火上壅眩晕。

      (2)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七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3,食疗

      (1)荔枝粳米粥:荔枝肉50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加入适量水同煎煮至软烂时再放入大米250克,煮成粥即可。日服2次,用于脾虚血亏之眩晕者0

      (2)龙眼鸡子粥:龙眼肉50克、鸡蛋1只、枣30枚,加粳米适量同煮常服,用于气血不足之眩晕患者。

      (3)将鸡肉250克、首乌、当归、枸杞各20克加水共煮,食肉饮汤。可补血养肝,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4)雪梨山楂百合汤;雪梨60克,山楂、百合各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连服10日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除烦,养阴泻火,生津止渴。适用于体质偏热而引起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口苦、咽干等。

      (5)米酒甲鱼汤;甲鱼1只(约500克),米酒50克,瘦猪肉100克,水发香菇8只,花生油60克,料酒、葱、姜、精盐、淀粉适量,蒜头1瓣。甲鱼宰杀后,剖腹,去肠杂,挖去爪内的油,留下心、肝后,切成方块:猪肉切片后,加料酒、盐、淀粉拌和上浆:香菇洗净切开,姜切片,蒜剁成茸。锅内加油,架在火上,烧热,爆香蒜,放入甲鱼、姜片,煸炒一下:然后加肉片、香菇、米酒、盐,炒拌均匀后,盛于瓦缸内,放在大水锅中,隔水炖2小时左右,甲鱼和肉片酥烂即成。甲鱼、猪肉皆有滋补肝肾、养血等功效,与香菇合烹食,可治疗眩晕、腰膝冷痛、失眠多梦等疾病0

      (6)枸杞麦冬粥:枸杞子30克,麦冬10克,花生米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枸杞子、麦冬水煎取汁去渣,然后放入洗净的花生米、粳米煮粥,粥熟后调入白糖,稍煮即可。供早、晚餐服,7—10日为1疗程,隔3—5日再服。具有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消渴。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所有药品 西药 中成药
    推荐医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