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腻(中医)用药
【证治方药】
(一)湿浊中阻
1,临床表现:口舌粘腻,或兼口甜、口淡,纳谷不香或不思饮食,脘痞腹胀。身重酸楚,大便溏薄,小便少。舌苔白腻、黄腻,脉濡或濡数。
2、病因病机;湿性粘滞重浊,困阻中焦脾胃,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
3,治法:燥湿健脾,和胃调中。
4,方剂:平胃散(《局方》)加味。
药物;苍术10g,厚朴6~10g,陈皮6-10g,甘草5g,砂仁3g(后下),白蔻仁3g(后下)。
方义:苍木、厚朴苦温燥湿,砂仁、白蔻仁醒脾理气,陈皮、甘草和胃调中。
加减:小便少者加茯苓、车前子利小便,兼口甜者加藿香、佩兰化湿浊。
5、变通法:舌淡、苔白,脘腹冷痛属寒显者,上方加理中汤(《伤寒论》)。舌红、善黄腻,口渴、口臭,小便黄属湿热者,用甘露捎毒丹(《温热经纬》),方见口苦。
(二)痰热内扰
l,临床表现:口舌粘腻,或兼口苦、口干,心烦胸闷,多疑善虑,失眠多梦,困倦乏力,痰黄不易咯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因病机:痰热内扰,胆胃不和,痰湿中阻而口腻,胆热内扰而口苦。
3,治法:清化痰热,泄胆和胃。
4,方剂:黄连温胆汤(《穴因条辨》)加减。
药物:黄连3~6g,黄芩10g,竹茹10g,枳壳6g,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甘草3g,生姜3~6g,大枣10枚。
方义:半夏、陈皮和胃化痰,竹茹、黄芩泄胆清热,枳壳理气,黄连清心,茯苓安神,甘草、生姜、大枣调中。
加减;多梦失眠者,加枣仁、五味子安神,
5,变通法:若不见热证表现,上方去黄连、黄芩,仅用温胆汤(《千金要方》)即可,
【评述】
口腻以湿、痰所致,而兼寒、热。治从脾胃中焦,苦温燥湿如半夏、陈皮、苍术、厚朴等,再配入辛香芳化醒脾之品。一般而言,口腻、口淡常是脾胃病的常有表现,通过原发疾病的治疗,口中异味感自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