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
【生产企业】 |
[还有92个药企生产该药]
|
---|
【功效主治】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 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其他感染: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1~0.2g,一日2次,或遵医嘱;重症感染患者和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性较差者(如绿脓杆菌),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600mg,分2次静滴。 本制剂仅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静脉滴注60分钟,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化学成分】 | (1)每100ml含乳酸左氧氟沙星0.1g(以左氧氟沙星计),氯化钠0.9g;(2) 每100ml含乳酸左氧氟沙星0.2g(以左氧氟沙星计),氯化钠0.9g; 化学名称:(S)-(-)-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 [1,4]-苯并恶嗪-6-羧酸乳酸盐半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0FN3O4.C3H6O3·1/2H2O 分子量:460.41 辅料:注射用水。 |
【性状】 | 本品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 |
【药理作用】 |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氏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 |
【药物相互作用】 | 1、本品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镁、钙等溶液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 2、 本品与苯丙酸、联苯丁酮酸类、非甾体类抗炎镇痛合用,可引发痉挛,应避免合用; 3、 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 4、 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它凝血试验。 5、 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
【不良反应】 | 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瘙痒或静脉炎等症状。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转氨酶增高、血清总胆红质增加等。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及注射后出现血管刺激症状等,一般多能耐受,疗程结束后多可消失。 |
【禁忌症】 |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癫痫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 1. 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慎用。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慎用。 3.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滴。 4.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 〉)。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时应停用本品。此外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时须立即停药并休息,严禁运动,直至症状消失。 5.性病患者治疗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免耽误对梅毒的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因不能确保妊娠妇女的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