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
硫酸长春碱
|
【生产企业】 |
[还有2个药企生产该药]
|
---|
【功效主治】 | 主要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对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绒毛膜癌疗效较好,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肾母细胞瘤及单核细胞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霍其金病及恶性淋巴瘤,亦可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与乳腺癌。 |
【用法用量】 | 静脉注射,成人10mg(或6mg/m2)/次,用生理盐水溶解,1次/周,一个疗程总量60mg~80mg(或10mg/m2)。小儿按体重每次0.1mg~0.15mg/kg,1次/周。 |
【化学成分】 | 硫酸长春碱。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状或无定形固体,有引湿性,遇光或热易变黄。 |
【药理作用】 | 长春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妨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也可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使蛋白质合成受抑制,亦可抑制RNA合成。长春碱抗瘤谱较广,在0.05~0.1mg/kg剂量时对小鼠L1210白血病、艾氏腹水癌、S180、C3H小鼠自发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等均有明显抗肿瘤活性,对移植于地鼠颊囊中的绒癌细胞的生长亦有抑制作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联合化疗方案内若有其他降低白细胞药物时应减量。肝功能不全时,若同时合用其他由胆汁排泄的抗癌药(如多柔比星),应减量。与别嘌醇、秋水仙碱或丙磺舒合用,长春碱可升高血中尿酸浓度。 |
【不良反应】 | 1、血液学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作用强于长春新碱,停药后迅速恢复。 2、消化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腔炎等。 3、周围神经毒性:指(趾)尖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腱反射消失等。 4、局部刺激:注射血管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5、其他:少数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脱发、失眠、头痛等。 |
【禁忌症】 | 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 | 妊娠D类,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禁用。骨髓抑制、有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肿瘤已侵犯骨髓、有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经过放射治疗或抗癌药治疗的病人慎用。静注时药液漏至血管外,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局封,发生皮肤破溃后按溃疡处理。不能作肌内、皮下或鞘内注射。 |
【贮藏方法】 | 避光、凉暗处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