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浆草(见气消、柳州七、生死还阳、鬼打伞、搜山虎、铁凉伞[湖南湘阴])
功效主治:逐水消肿。用于血吸虫病腹水,全身水肿,胸腔积液...
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牛奶浆草Euphorbiah... 详细»
-
腊梅(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功效主治: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p... 详细»
-
橘皮(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
功效主治: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 详细»
-
淡菜(东海夫人、壳菜、海蜌、红蛤、珠菜、海红)
功效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主虚劳羸瘦;眩晕;盗汗...
来源:为贻贝科动物厚壳贻贝、翡翠贻贝及其他贻贝类的肉... 详细»
-
赤沙糖(沙糖,紫沙糖,黑沙糖,红糖,片黄糖。)
功效主治: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
来源:赤沙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 详细»
-
玉米(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功效主治:①《纲目》:调中开胃。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 详细»
-
蒲蒻(蒲黄根(《产乳集验方》),蒲笋(《日用本草》),蒲儿根(《野菜谱》),蒲包草根(《上海常用中草药》)。)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治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有部分... 详细»
-
竹荪(竹蓐、竹肉、竹菰、竹蕈)
功效主治: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
来源:为鬼笔科真菌竹称、短裙竹荪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 详细»
-
鸡脚刺(三颗针、九莲小檗、鸡足黄连。)
功效主治:<p>清热;解毒。主湿热泻痢;热淋;目赤肿痛;...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根... 详细»
-
地丁(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 详细»
-
桑椹(葚(《尔雅》),桑实(《说文)),乌椹(《本草衍义》),文武实(《素问病机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苏植药志》),桑粒(《东北药植志》),桑藨(《四川中药志》)。)
功效主治: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4~6月当桑椹呈红紫色时采... 详细»
-
茴香(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功效主治: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详细»
-
L-苯丙氨酸
厂家:味之素株式会社川崎工厂
用途:营养增补剂。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大多数食品的蛋白... 详细»
[该药品还有2个品牌] [网友评价]
-
L-苯丙氨酸
厂家:味之素株式会社川崎工厂
用途:营养增补剂。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大多数食品的蛋白... 详细»
[该药品还有2个品牌] [网友评价]